暑期将至,假期作业、各种辅导班及各类电子产品将增加孩子的用眼时间,易导致视力短时间内下降,如何护眼也成了家长群里的热聊话题,也带动了防蓝光眼镜、护目贴、电子护眼仪等一系列护眼产品热销。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防蓝光眼镜时发现,其价格从十几元到数千元不等。店员介绍说,蓝光阻隔率在18%-20%,具有防辐射、防蓝光、抗疲劳的功...
7月7日,2020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1000多万名考生步入考场,迎来他们人生当中的一次大考。今年的全国高考受疫情影响,较往年推迟了一个月,这也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在7月举行的全国高考。 每年高考前后都是涉考诈骗案件的高发期。为了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近日,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
“医美APP中的AI测脸功能总能测出一些问题,而一些医疗机构里打出的光线则让人看到镜中的自己毛孔粗大,比平时要丑许多。以前我只是对某个部位不是很满意,现在医美机构去的次数越多,越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对劲儿。”24岁的北京白领崔静(化名)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她面容姣好,却也没有逃过整形的诱惑。 上大学期间,崔静通过某医美APP了解...
“高价收v,不想卖的可以租,50元-180元/天”“出租微信加我,高价租借,长期有效”……近期,租售微信号“赚钱”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只要将自己的微信账号和密码出售或仅仅借出去,不用做任何事情,就可以获得令人心动的报酬,真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 答案当然是,否! 花季女生无意中成了诈骗共犯 据媒体报道,...
商品房买卖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大额、特殊交易,非常容易出现开发商通过格式合同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等现象。近日,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镇江市消协对全市88家房地企业的买卖合同开展了调查,镇江市消协法律专家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对合同条款从房屋交付、质量保修、装饰装修等方面进行专项审查,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
艺人虞书欣在网上抱怨,自己的朋友圈内容被售卖。这则新闻又一次刷新了艺人信息被售卖的尺度。 记者调查发现,销售知名艺人各类信息的“微商”正在社交网络上活跃,艺人的航班信息、通告单、酒店信息应有尽有,更私密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微信号也可以买到,且几乎囊括所有知名艺人。记者只用了20分钟,就以50元的价格在某微商处买到...
近期,省内多地高发不法分子以“免费”为噱头的诈骗案件,群众因贪便宜等心理,稍有不慎就落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损失大量钱财。以下八类常见以“免费”为诱的诈骗案件,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 (一)“免费”抽奖 2020年3月20日,报警人被微信名为鹤轩的人以购买东西可以免费抽奖为由,骗取顾某敏共计411元钱。后顾某敏发现被骗后...
日前,四川王女士向当地派出所报案,称一个冒充自己公司老板的人,通过QQ聊天,骗走了公司的98万元。 王女士是某建材公司财务人员,事发时,王女士收到“老板”从QQ上发来的消息,要她转账98万元合同款到指定账户。可十几分钟之后,对方又发来还要转账200万元的信息,王女士这才起了疑心。 王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当即报警求助。警方...
陈某全在女大学生小谭面前声称,领导是他的“铁哥们”,保证可以安排小谭回母校当老师,而且保证有编制。小谭给了26万余元所谓的“疏通费”后,陈某全就失联了……眼下正是毕业季,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急着找工作,我们为此梳理了几个案例,并请警方一一给予剖析,同时借此提醒大学生们应聘求职之前一定要多留个心眼,警惕求职就业“被套路”。...
拿起手机看短视频、发朋友圈,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日新月异,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但要小心的是,骗子也随之而来,他们利用大家对手机平台缺乏足够认识和贪图小利的心理,进行诈骗。 王女士经常用手机通过某知名移动互联网平台观看短视频。不久前,有人通过该平台的交友方式,联系王女士,说可以刷单赚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