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执法精准服务 营商环境“法治升温”
发布时间:2025/05/15  |  来源:黄石日报  |  专栏:黄石动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近年来,黄石市人社局创新推行“三个坚持”工作法,通过源头治理、柔性执法、精准服务等举措,构建起规范高效的劳动保障执法体系,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制度筑基 源头治理规范执法

  建强执法队伍。加强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理,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推动3家执法主体、114名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依托“人社业务大讲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活动提高执法人员能力水平,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获评全省优秀等次。

  明确执法事项。围绕行政执法事项名称、职权类型、实施依据、实施主体等内容,明确人社领域行政处罚、许可、检查、确认等执法事项104项。开辟涉企行政检查专栏,主动公开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按季度公布行政检查计划,从源头上保障执法依据准确合规。

  加强政策清理。积极开展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及时废止不符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的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按程序制发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超龄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等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

  刚柔并济 创新监管减轻负担

  探索柔性执法模式。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为抓手,出台人社领域包容审慎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明确不予处罚、从轻处罚事项7个。

  创新静默评价模式。创新开展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暨守法诚信等级“静默评价”,依托湖北省根治欠薪信息监管系统、全市“一湖三链”数智人社平台,归集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记录、劳动争议处理情况、信用承诺履行情况等数据,自动生成评价结果,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深化分类监管模式。将信用监管贯穿人社执法监管全过程,构建事前信用信息评价、事中信用差异化监管、事后信用信息修复的全周期评价监管模式,助力企业诚信经营。通过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政策减免1258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激发了市场活力。

  服务赋能 精准施策助企发展

  常态化开展联合监管。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将人社领域就业、人力资源服务、劳动用工管理等多类监管事项纳入年度随机抽查工作计划,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针对同一企业的就业保障、合法经营、女职工权益保护等多个检查事项实行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监管125批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多样化开展敲门服务。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创新开展以“两送两帮”(送政策上门、送技能入企、帮企业招工引才、帮企业降低成本)为主题的“人社敲门服务”,推动人社领域各项惠企利企政策精准落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近200个。深入企业收集法治需求,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有效规避用工、社保、工伤等风险30余个。

  规范化开展激励约束。发挥执法典型案例的示范指导和警示教育作用,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平台等渠道公开发布21起欠薪领域典型案例,以“身边事”提高企业遵纪守法意识。完善企业劳动用工监管分级评价体系,建立正向负面清单制度,及时推送一批守信红名单,给予政策扶持、资金减免、免予检查等激励措施,以高效优质执法服务护航企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石日报|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