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词:整治有案不立立而不侦长期挂案
询问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叶丰收
据调研反映,部分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有案不立、立而不侦、长期挂案的问题反映比较强烈。请问市公安局将如何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坚决整治有案不立等问题?
应询人: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 徐卫东
一是建立市、县两级执法监督委员会,从接报案入手,建立日巡查、周讲评、月通报监督工作机制。二是在全省率先应用公安法制综合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规范执法行为,对存在的问题实时预警、自动推送民警整改。三是抓好执法主体素质建设,及时制定出台执法指引,常态化开展执法培训;建好标准化、流程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和办案区,以硬件规范倒逼执法规范。四是对存在有案不立、立而不侦、久拖不决的,对责任人及责任领导一律问责追责;对引发负面舆情或造成恶劣影响的,一律先停职再依规依纪依法追责到位。
2.关键词:加大法律监督力度
询问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毕正洁
今年以来,最高检先后安排部署了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涉民事终本执行程序监督,要求加大对违法查封、消极执行的监督力度。请问市检察院如何把上述精神贯彻到涉企案件办理中,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应询人: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刘亮
在对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监督方面:一是建立涉案财物每案必审制度,要求侦查机关说明与涉案事实的关联性、必要性、合理性。二是加强对涉案财物移送、流转、处置的监督,确保涉案财物全流程规范流转。三是及时监督侦查机关纠正违法行为,对超范围“查扣冻”财产或与案件无关的财物,监督公安机关及时返还。
在对民事终本执行程序监督、消极执行监督方面:一是拓宽线索发现渠道,健全完善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与检察监督衔接机制,推动建立执行与监督信息法检共享平台,用好数据赋能等手段,提高主动发现线索的能力。二是完善调查核实机制,采取数据核查、卷宗审查、现场调查“三核”机制,提高监督精准性。三是强化监督刚性,对调查核实的违法违规执行行为,及时向法院发出检察监督意见或移送相关线索。
3.关键词:提高审判质效 解决执行难
询问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周志高
请问市中院如何采取措施提高审判质效,防止“一案结、多案生”,减轻当事人诉累,切实做到案结事了?此外,对当前执行工作中还存在消极执行、不当终本、恢复执行难等问题,将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改进?
应询人: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胡太禄
关于提高审判质效,一是立案阶段严格落实登记制;审理阶段分类施策,民事诉讼贯穿“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行政诉讼强化立审衔接;执行阶段践行“如我在执”。二是深化专业化审判,统一裁判尺度,加强发改案件对下指导。三是推进庭审实质化,强化院庭长阅核,做实判后答疑。四是严控审限,督办长期未结案,超期案件上审委会讨论。五是深化数据赋能,建立“半月研判、月调度、季会商”机制,精准发放“体检报告”并跟踪整改。
关于改进执行工作,一是深化执行权运行机制,强化立审执协同,立案阶段提示风险、引导保全,审理中执行法官提前介入;实行事务集约办理,提升流转效率;优化繁简分流,实现“简案快执、繁案精办”。二是突出执行强制性,常态化开展“荆楚雷霆”行动,深化联动查控,拓宽部门协作,加大拒执打击力度。三是严格规范终本管理,严把程序与审批关口,统一文书模板,专责团队强化案后监管,每半年开展集中评查。四是深化交叉与提级执行,对涉党政机关、长期未结等案件实行提级或交叉执行。
4.关键词:规范法律服务市场 整治“四乱”
询问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袁正学
针对未取得合法执业资格人员从事法律服务活动、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等现象,市司法局将如何进一步规范管理法律服务市场?在规范涉企检查、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方面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进行解决?
应询人: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谢先全
关于规范法律服务市场,一是强化供给,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满足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二是加强宣传,引导群众选择正规法律服务渠道。三是开展专项整治,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重点打击无证执业、虚假宣传、偷逃税等违法行为,查处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四是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建立法律服务市场“红黑名单”及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实现常态长效监管。
关于规范涉企检查,一是严格执行涉企检查清单管理,确保“清单之外无检查”。二是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三是全面推广“扫码入企”智慧监管系统,对检查行为全程留痕、实时预警。四是鼓励非现场执法,运用远程监测等“无感监管”模式减少扰企。五是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通过12345热线、监督联系点等渠道收集线索,坚决做到有问题必核查、必纠正。
5.关键词:治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询问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聂亚珍
有的基层政府及部门未能按照与企业签订的合同依法履约,一定程度损害了企业合法权益和经营积极性。市经信局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要求,切实打造法治政府、诚信政府?
应询人: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斌
一是加强政策宣贯,通过专题培训等方式宣传条例内容,提升企业维权意识、合规意识及政府机关法治意识,强化各方“支付主体负责”责任,助力公平透明营商环境建设。二是压实各方责任,认真落实市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会商、统筹联动、监督纠查三项运行机制,压紧压实责任链条,高质高效协同推进清欠工作。三是积极开展清欠,全力推动“6·30”台账“清零”,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工信部转办反馈系统等渠道受理拖欠账款线索,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限期办结清零。同时突出抓好源头管理,严防新增拖欠。
6.关键词:推进包容审慎执法
询问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莉
针对有的一线执法人员缺乏包容审慎理念、存在机械执法等问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在执法过程中如何更好贯彻包容审慎的执法理念,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应询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方朝阳
一是思想上再提升,聚焦“包容、审慎、平衡”,寻求活力与秩序、发展与安全、效率与公平的最佳平衡点,实现行政执法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二是制度上再完善,以规范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在三批轻微免罚清单基础上,动态更新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三张清单”,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强化行政指导,为基层执法和企业预期提供清晰指引。三是执行上再规范,从推进阳光执法、畅通救济渠道、强化沟通反馈三个层面施策,完善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机制,营造部门规范执法、企业诚信守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