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金辉漫过乡野。长江之滨,112省道黄富公路阳新富池段旁,王曙村竹影婆娑、亭台肃立,白墙蓝瓦的楼房齐整排列……
村史馆内,一块块“全国文明村”“红旗党支部”等牌匾熠熠生辉,昭示着王曙村的深厚内涵与鲜活风采。
合作制,走进新天地
曾经的王曙村,因为开山炸石,导致乌烟瘴气、名声扫地,几乎成了失爱的“弃儿”,很少让人“青睐”。
2016年,做生意出身的王何胜,走马上任村支部书记,着手抓经济。他说,万事无财不举,只有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 ,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两委才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于是,该村利用本村资源优势,牵手华新骨料,实施股份合作,捞到了第一桶金;接着与镇里合作,建立一座水运综合码头,实现年收入800多万元。
如今,王曙村村级集体年收入突破3000万元,一半分红给村民,一半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建设公益事业。
王何胜说,资源是有限的,总有枯竭的一天。作为村干部,必须要考虑长远,做好转型规划,才会可持续发展。于是,该村又“好高骛远”,牵手本镇的孟铺、袁广、沙村等村,流转土地500余亩,发展绿色农业,不仅自己“羽翼丰满”,还让其他几个村“强筋健骨”。
有钱好办事。这些年,该村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文化礼堂、村史馆、文昌苑、实践园、滨江公园、别墅群等相继建成。王曙成为美丽动人的“宠”儿,赢得了大家的追捧。
积分制,管出新面貌
如何抓好村级管理,强化村民自治,促进和谐发展?村两委创造性地推出新招“积分制”管理。
所谓积分制,就是采用百分制,把遵纪守法、环境卫生、尊师重教、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数十项内容细化成分值,定期考评,考评结果通过喇叭播放,同时与奖惩、评先评模挂钩。
为了实现公平公正,村两委成立了由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评比小组和监督小组,客观公正的评判,考评结果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开始谋划时,王曙村炸开了锅,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观望着也有之。
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在于力度”。王何胜在党员群众大会上明确表态:“这项措施必须推行,谁阻挠就取消谁的福利待遇。”
一名在外经商的村民因违规被考评小组扣20分,他气冲冲找到王何胜辩解,称已受惩处,不应再扣分。王何胜回应:“你违规,需受惩处;你犯‘村规’,也该受‘村规”处理,二者并不矛盾。”该村民自知理亏,只得离开。
王何胜说,政策或措施推行的力度和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心,只要秉着一颗公心去做,都能赢得大家的支持。
如今,该村积分制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宝”,连续四年实现了“无打牌赌博、无打架斗殴、无脏乱差、无违法乱纪、无好吃懒做”的“五无”目标。福利制,享受新生活
在王曙村,村民幸福指数很高。
这不仅仅因为他们从村民变成了股民,人均每年从企业分红近万元,还因为享受一连串福利待遇。
在村里的“幸福家苑”食堂,一群老人正在吃饭。村民王前高说:“每餐有好几个菜,吃得开心”。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有240多人,一天三餐都可免费来这里吃饭。“光这一项,村里每年就要支出200多万元。”“幸福家苑”食堂负责人王建雨说。
城乡居民医保保险费、有线电视费、光纤入户费……都由村里承担,个人不出一分钱。不光如此,村里居民住院除医保报销外,村里再按住院费用总金额的20%予以补助;老人去世家属还可以领取4000元抚恤金。
王曙村对教育的投入更是福利多多。该村为村小学全部老师配备电脑,逢年过节慰问老师;对考上大专院校的学子进行奖励,其中考取“985”“211”高等院校的家庭,分别奖励10万和5万元。
这些年,王曙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并跃居全镇第一方阵;该村考取大专院校的人数逐年增多。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往往是凝聚共识、激发参与热情的最佳指挥棒。正是在这份“福利”的感召下,村民与村两委会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