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特色或亮点:
精准画像,展示信用“软实力”
一站服务,架起银企“信用桥”
协同发力,搭建服务“快车道”
共建共享,众智合议“金点子”
便捷办理,创业担保贷款全程网办
数据增信,供应链促进合作共赢
深入基层,宣传推广常态化开展
黄石市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东楚融通”)聚焦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痛点,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决策部署,加快建立完善融资信用服务体系,通过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效,帮助金融机构低成本获取优质信贷资产,让中小微企业利用自己的经营“信用”换来发展的真金白银,让社会信用体系在金融领域进行深度的应用,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落地与深化,以“信用赋能”为优化我市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一、基本情况
“东楚融通”平台于2021年3月16日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平台上线24家金融机构155款金融产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45次,注册用户94460户,发布融资需求8341笔、382.51亿元,在线服务企业融资326.66亿元。平台相关实践案例和经验做法,分别被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湖北省发改委面向全国、全省宣传推广,并先后被黄石市委、市政府评为“黄石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黄石市先进制造之城先进工作单位”。
二、主要做法
(一)精准画像,展示信用“软实力”
平台坚持把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作为推进金融服务工作的基础,致力于打造“政、银、企、信”互通共享的融资服务生态。平台现已打通与大冶市政务数据壁垒,接入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鄂融通”平台),对人社、工商、税务、法院等13个部门64项数据进行整合归集,并通过接口技术连接国家、省级47项专项数据,通过对归集的数据采集、清洗、模型优化,上线科学信用评价模型,实现企业和居民信用精准“画像”,为金融机构授信、风控提供参考,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融资风险和尽调成本,从而实现“敢贷款、能贷款、收得回”。
(二)一站服务,架起银企“信用桥”
平台已实现融资需求智能匹配,为注册用户提供一站式便捷融资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可在线查看金融产品库内的金融产品,精准搜索符合需求的贷款项目,也可自行发布金融需求,由系统自动匹配、推送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可实时发布、更新金融产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线上审贷、放贷,还可主动搜索企业需求、发起对接、“一键抢单”。平台通过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银企双方线上高效对接,极大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协同发力,搭建服务“快车道”
平台已与6个县(市、区)、14家市直相关部门、24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市级统筹协调联动机制,形成了各县(市、区)、各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信易贷”平台建设体系,多方协同发力,最大限度的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搭建“快车道”“安全通道”。同时,平台主动对接各银行金融机构系统直连,现已实现与邮储银行创业贷网办系统直连,贷款资料、证照、电子合同等数据可线上实时共享,初步形成“线上+线下”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政银企融资服务体系。
(四)共建共享,众智合议“金点子”
平台建立高效协调机制,每月主动上门对接相关政府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听取政府部门最新政策,推动各银行建立专营部门及时回应注册用户的融资需求,依托平台推动各项金融便民惠企政策能够快速直达中小微企业。同时,畅通意见反馈渠道,“线上+线下”联动发力,积极收集相关部门、银行、企业等平台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平台系统功能、创新金融产品,简化优化业务服务流程,持续提升平台质效。
三、典型案例
(一)便捷办理,创业担保贷款全程网办
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创业担保贷工作的实施方案和黄石市创业担保贷款线上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精神,平台优化与人社、财政、银行、担保等单位的协调配合,打通关键部门、关键环节、关键数据,实现创业贷款融资流程优化再造,大大压缩办理时间,有力提升融资便利性。在全省率先实现贷款在线申请、部门在线审核、合同在线签署、银行在线放款,将贷款办理时间由7-1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至1天,实现贷款“一站办理、一天放款”。截至目前,全市创业担保贷线上注册用户30996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93笔、金额24.4亿元,实现了“手机办、掌上办、网上办、马上办、不见面办”。
(二)数据增信,供应链促进合作共赢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供应链体系建设系列决策部署,“东楚融通”依托平台现有数据基础,积极打造“东楚云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于2024年8月15日上线试运行。平台通过核心企业数据增信,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预付采购融资、动产仓单融资、租赁分期等供应链金融业务,畅通供应链“产、供、销、储、运”全流程多元化融资服务,减轻对传统抵押物的过度依赖,不断降低企业贷款门槛和融资成本,引导金融资源向供应链“神经末梢”延伸,实现“稳链、固链、强链、补链”。
(三)深入基层,宣传推广常态化开展
为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平台推进“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构建惠企服务长效机制,持续开展金融“早春行·园区行·平台行·全年行”活动,助力金融服务进园区、进商圈、进企业。同时,按照大兴调查研究工作要求,联合相关部门“一把手”深入县、乡、镇等基层一线开展平台应用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通过组织培训会、发放操作手册、现场演示答疑、制作动画讲解视频、建微信群、开通咨询热线等方式,积极宣传推广平台,引导企业参与平台注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