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特色或亮点:明确政务失信信息共享、政务失信预警反馈、政务失信协调共治、政务失信被执行人实时退出、政务失信治理反馈五大机制,通过辖区政务诚信“红黑榜”,定期对涉政务主体案件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和推送,督促及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2024年2月,被评为被评为黄石市2023年十大“信易+”应用场景。
吴某就职于西塞山区某街道办事处从事协管员工作。2022年6月16日,吴某在工作过程中不慎摔伤,先后两次住院46天,经黄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伤残等级为九级。2024年3月1日,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吴某遂向黄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西塞山区某街道办事处支付护理费、医疗费、辅助器材、鉴定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费用合计97394.37元。2024年5月16日,黄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由西塞山区某街道办事处支付吴某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88160元。仲裁裁决生效后,西塞山区某街道办事处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吴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该院受理此案后,迅速启动政务失信信息共享机制,于2024年9月20日向区发改局通报西塞山区某街道办事处涉执情况,并会同区发改局通过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共治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就劳动争议纠纷履行问题进行沟通协商,最终促使西塞山区某街道办事处于2024年10月10日履行全部义务,吴某的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西塞山区法院起草、区营商办出台的《黄石市西塞山区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实施方案(试行)》自2023年7月实施以来,该院已成功执结多起党政机关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及时兑现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了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