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钥匙”打开融资“活水闸” ——信用合规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17  |  来源: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专栏:典型案例

一份报告激活企业“信用资产”,一场“信用革命”破解融资难题。近日,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多部门推出的企业信用合规报告成效显著,昂泰机电等12家企业通过这份“信用体检报告”获得银行授信超8000万元,平均融资成本下降15%,为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高山”提供了创新样本。

一、从“资产短缺”到“信用增值”,打造企业竞争软实力

在传统融资模式中,中小企业常因缺乏房产、设备等硬抵押物被挡在银行门外。市场监管部门精准瞄准“信息不对称”痛点,创新推出“信用合规报告”机制——由专业团队为企业开展“信用体检”,从经营合规性、财务稳健性、纳税信用度、合同履约率等多维度指标切入,将企业日常积累的“隐形信用”转化为可量化、可流通的“信用资产”。“这份报告就像企业的‘信用身份证’,让银行看到我们的‘软实力’。”昂泰机电负责人感慨道。作为一家专注设备制造的企业,该公司曾因固定资产不足陷入融资困局,但其报告中“信用AA级”“核心客户合同履约率100%”等数据,成功打动合作银行,不仅将信用贷款额度从300万元提升至400万元,利率还下降了10BP(基点)。

二、从“单打独斗”到“多方联动”,构建全链条信用服务新生态

破解融资难,需打通“政府搭台—专业赋能—金融响应”的全链条。建立“多部门协同+第三方参与”工作机制: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制定评价标准,金融办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律师事务所、信用同盟提供专业背书,形成“企业申请—信用合规体检—报告生成—银行授信”的闭环服务。截至目前,该机制已覆盖装备制造、食品生产、生物医药等多个战略新兴产业。某矿业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往跑银行要准备十几套材料,现在凭借信用合规报告,一周内就拿到了1000万元贷款,效率提升了3倍!”

三、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信用赋能企业合规管理新篇章

信用合规报告不仅是融资“敲门砖”,更成为企业规范发展的“导航仪”。通过体检式评估,企业可精准发现管理漏洞,如开铁区一电子信息企业在报告编制中发现合同管理流程存在隐患,及时优化后不仅提升了信用评分,还规避了潜在法律风险。下一步将实施“信用赋能计划”:推动信用合规与金融服务、营商环境建设深度融合,将建立“信用合规企业培育库”,实施动态管理培育,初步有40家企业纳入信用合规培育企业;探索将环保信用、知识产权价值等纳入评价体系,将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协调,推动银行优化信用贷款服务模式,力争3年内引导银行提升对辖区企业的信用贷款投放规模,逐步提高信用类贷款在企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

四、创新举措

(一)聚焦“小切口”,让信用评价有章可循

针对信用合规试点工作开展前企业信用信息不完整、部门信息共享不充分的实际情况,市场监管部门首先框定食品、药品、设备制造三大重点行业开展深入走访。以黄石昂泰机器有限公司、劲牌持正堂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样本,邀请专业团队与企业负责人开展多轮座谈,深度交流,全面掌握企业信用管理的真实状态,为企业量身出具《企业信用评价报告》,并以此为切入口,出台了《企业信用合规管理评价指南与细则》。在评价维度构建上,从企业基础信息、合同履约信息、财务指标信用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设置通用评价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5项,具体评价内容50项。在行业信用风险管控方面,以制定通用版《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清单》为基础,针对食品、药品、设备制造三大领域,明晰信用管理风险点,制定了三大行业信用合规共计56条管控措施。同时,为强化企业信用合规创建力度,将企业参与信用修复培训、参加企业信用同盟组织、参与信用合规管理评价及开展信用合规体系建设纳入信用合规评价的加分项,引导企业由被动评价转向主动提升。

(二)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让评价结果落地生根

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并出台了《企业信用合规评价指南》。依据信用评分评价细则,将信用评分结果划分为五个阶梯,90分以上为A+(优秀)企业,80-90分为A级(良好)企业,70-79分为B级(警示)企业,60-69分为C级(严重警示)企业,而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或失信被执行人的则一票否决,直接评定为D级(失信)企业。

在企业信用评价自评基础上,组织多家部门对企业信用评查开展复评,复评结果对应“非现场检查为主”“常规检查”“重点检查”“联合惩戒”等差异化监管措施。2025年以来,该局对A级企业减少检查频次60%,对D级企业联合惩戒率达100%。

(三)搭建智慧监管平台,让数据赋能提升效率

为放大《企业信用评价报告》效果,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沟通,对接金融部门为企业获取贷款支持背书助力,目前已有5家银行将《企业信用评价报告》作为银行放款的重要依据。同时,积极整合税务、环保、应急等部门数据,实行“三书同达+1日受理+3日办结”的信用修复流程,指导企业快速修复信用,降低失信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此外,还出台企业“十大守信企业激励措施,将企业信用状况作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认定指标以及“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评选指标,大张旗鼓地释放企业信用合规红利,让诚信成为企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当“诚信经营”成为融资资本,当“合规管理”转化为发展动能,市场监管部门正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支点,撬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这场以“信用”为笔的改革实践,不仅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更在区域经济版图上勾勒出“守信者畅行”的新图景。


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