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易贷】全力推进信用创建 助推金融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8/08/27  |  来源:  |  专栏:信易加

阳新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起,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进信用+精准扶贫,加强金融扶贫小微贷工作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有效增加了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获得感。两年来,共帮助12981户贫困户46549人实现了脱贫。

5b8f33bd73fe5.jpg

一、主要做法

(一)建机制,搭平台,构建扎根村委的信用评价机制。阳新县先后下发了《金融扶贫小微贷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阳新县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镇区负责、村委落实、金融配合、村民参与”的建设方式,成立由村支书任站长、驻村工作队长任副站长,银行信贷人员、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为成员的金融服务站,作为推进“信用+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引导金融机构扎根基层,发挥金融服务窗口前移的作用。实行统一标准、集中评议、对外公示的工作原则,开展农村信用信息采集、信用等级评定、核准贫困户小额贷款等工作。截至目前,建立金融服务站209个,占全县417个行政村的50%,其中98个贫困村已经于11月底先期建成为标准示范金融综合服务站。

(二)明措施,定标准,构建精确评级的信用评价体系。由农村金融服务站集中开展“五员六看”评价,通过“看房、看粮、看劳动力、看有无读书郎、看诚信度、看产业”,对所有贫困户进行6个层次信用评级,由主办银行根据信用等级给予2000—50000元的授信额度,并集中对外进行公示。目前,全县98个贫困村11833户贫困户已进行信息采集授信,信息采集及评级授信率达到100%。以浮屠镇下汪村为例,该村贫困户124户,授信评级达100%,授信额度369万元,其中未脱贫户92户,已发放精准扶贫贷款47户,金额142万元,扶贫小额贷款覆盖面达到51%,除无创业劳动能力19户,无贷款需求13户,信用严重不良记录1户外,外出务工暂无法联系的贫困户12户,对符合条件贫困户做到了应贷尽贷。

(三)惠政策,简流程,构建精准到位的信贷扶贫方式。在信用评级、确定授信额度、村委对贫困户生产项目真实性负责的基础上,由银行对贫困户实行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即审即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全贴息”的信用扶贫小微贷款,支持创业发展。同时简化小微贷办理流程,实行贫困户提出申请、金融综合服务站初审、镇区扶贫办批量报送、主办银行即审即贷四步走工作步骤,申请到获得贷款时间控制在7个工作日内,真正做到“申请贷款不出村,只跑一次路”。2017年,当年发放金融扶贫贷款3.13亿元,涉及贫困户6760户,其中对1440户发放扶贫小微贷1435.3万元。

二、主要成效

(一)促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深入基层掌握农户信用信息,全面开展信用评价,有效掌握了农户的信用状况,推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16年末,全县信用乡镇16个,信用村310个、A级信用企业360户、信用社区33个,建立农户信用档案3.6万户,连续10个年度被评为“全省金融信用县”,2016年阳新县首次进入“最佳金融信用县”行列,全县形成了诚信有价,失信受戒的良好氛围。

(二)带动了贫困群体脱贫增收。2017年发放扶贫贷款3.1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0%以上,二年来共帮助12981户贫困户46549人实现了脱贫。如下汪村通过金融精准扶贫信贷支持,该村蔬菜秧苗种植产业种植面积达到了270亩,较前二年增长了3倍,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34户,同时支持了当地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光伏发电增收创收,惠及贫困户124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收益覆盖面达100%。如下汪村贫困户孙月香,家庭负担较重,全靠她丈夫(俞书法)一人打零工度日。为了帮助其走出困境,该村金融服务站组织开会评信并推荐给主办行阳新农商行浮屠支行,农商行工作人员在接到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上门贷前调查和贷款审查流程,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支持孙月香发展杉树种植面积30亩及土鸡养殖400只。2017年夫妻两人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家庭纯收入3万元,进一步增强了他们早日脱贫奔小康的信心。

(三)增强了政银农三方信息交流。在村委建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就是在基层建设起金融服务的前沿窗口,代表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的作用,有效增进了金融机构、村两委、农户三方信息的交流,有效促进了贫困户掌握扶贫信贷政策、银行全面了解贫困户实际状况、政府掌握贫困户思想动态,为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开展工作,农户全面掌握和享受惠农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