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诚信作为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基石与经济发展的无形纽带,其价值日益凸显。阳新县将诚信文化的宣传教育置于涵养时代新风、优化发展环境的战略高度,精心谋划、持续发力,使“信”之清泉浸润城乡沃土,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根植历史沃土,诚信基因焕发时代新彩。阳新并非凭空构筑诚信大厦。回望历史长河,富河之畔、古商道旁,“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的朴素信条,曾是无数阳新商贾行走四方、安身立命的金字招牌。这片热土更孕育了深厚的红色金融诚信传统。土地革命时期,龙港地区作为鄂东南革命中心,红色金融机构在此发行货币、办理信贷,依靠的正是“一言九鼎”、“有借有还”的铁律。这份沉甸甸的历史积淀,为今日阳新的诚信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矿藏与坚实的文化根基。阳新深挖本土诚信资源,将古商道、老字号诚信故事及红色金融旧址有机融入宣教体系,让历史深处的诚信之光重新照亮当下,使“诚信阳新”的形象获得历史纵深与情感温度。
创新宣教载体,诚信理念融入生活日常。诚信文化不能停留于口号,必须化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生活习惯与价值准则。一是深耕校园沃土。各中小学普遍设立“诚信课堂”,教材之外,更创造性地引入“诚信银行”积分制度,学生日常守信行为可兑换学习用品或荣誉表彰。诚信主题班会、演讲、故事会、书画展层出不穷,“诚信小明星”评选活动更是让榜样的力量触手可及,使诚信种子在孩子心田生根发芽。
二是激活社区单元。在城乡社区,形式活泼的“诚信邻里节”成为新风尚,居民们分享身边诚信故事、评议社区诚信人物。村头巷尾,图文并茂的“诚信文化墙”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生动传递着守信的价值。社区还积极打造“诚信经营户”示范点,让诚信成为可感可触的身边榜样。三是赋能市场主体。我县持续强化对企业的信用法规培训和诚信经营引导,引导企业签订诚信承诺书,对守信者畅通“绿色通道”给予便利,对失信者依法依规联合惩戒,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树立起市场经济的鲜明价值导向。
诚信之花绽放,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持续深入的诚信文化宣教,如春风化雨,催生出丰硕的实践成果,深刻优化了阳新的发展生态。随着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意识普遍增强,合同履约率有所提升,企业间交易成本降低,外地客商投资信心增强,正日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营商竞争力。社会风气上,拾金不昧、邻里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在阳新城乡不断涌现。诚信从外在要求逐渐内化为人们内心的道德律令与行为自觉,社会互信度大幅提升,人际关系更趋和谐。城市治理上,政务诚信建设同步深化,“新官理旧账”成为行动自觉,政府公信力有力提升。诚信数据在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与精准度,为构建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坚实支撑。
诚信建设非朝夕之功,宣教工作亦永无止境。面向未来,阳新将继续深耕这片精神的沃土,不断丰富宣教内涵,创新传播形式,拓展实践深度,让诚信之根扎得更深、诚信之树枝繁叶茂。唯有如此,诚信才能真正熔铸为阳新发展的文化基因,凝聚成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指引着阳新在新时代的壮阔航程中行稳致远,让诚信之光永远照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照亮前路,也照亮每一个阳新人的内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