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一公司财务人员被骗汇款15万美元货款后,立即报警求助。公安河西分局迅速通过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启动紧急止付功能,成功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3月12日晚9时许,数名群众急匆匆走进公安河西分局马场派出所值班室。其中一人用略带哭腔的声音说道:“民警同志,你得帮帮我们,不然公司就完了。”原来,他们是本市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
一年前,王某为贷款去某公司找朋友帮忙开收入证明。朋友为了让王某的贷款能够顺利批下来,特意给王某安排了合适的“职位”和对应的“收入”。由于职位和收入信息都是假的,不到一年时间,王某便因无力还贷,征信出了问题。 这样的事例现实中很多。一些人为了贷到理想的款额,故意捏造岗位、虚报收入;一些业务员明明知道某某客户的职位和...
不仅发来“教学”视频,返利骗子还盯上你的花呗额度。说是让你输入“激活代码”,实际上,输入的数字就是转账金额!昨日,警方发布我市最近新冒出的网络返利骗局“2.0版”。有趣的是,在返利骗子发送的“教学”视频中,返利的“返”字都被打错成“反”。 参加返利活动要先“激活” 一发出花呗二维码就被扣钱 3月7日,陈女士在自己之前加入...
收缴的佛教用品 (通讯员 刘晓晓 陈贝珂)近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目光瞄准佛门清净之地,利用市民对佛教的信仰,假扮僧人招摇撞骗。1月12日下午,黄石市开发区▪铁山区公安分局太子派出所抓获了冒充和尚行骗的两名嫌疑人。 当日,热闹的太子镇街头,两名穿着“僧衣”的“和尚”,背着一个装有大量印有“财神到”的贴纸、观音图像...
是不是很神奇”“在家里坐,钱不见了”……这是家住大兴的石女士被骗5.8万元后,骗子在手机上炫耀挑衅的嚣张留言。昨天,北京大兴反诈中心公布了这一电信诈骗案的细节,这起看似“老套”的冒充公检法行骗案,在诈骗手段上“升级”了。 1月2日上午,石女士接到一个陌生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问她是不是丢过身份证,石女士说去年丢过。“我们为...
人脸识别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担忧。有关专家建议,加强相关立法,规定人脸识别的准入场景、准入条件,明确企业的资质,明确一旦违规应该接受何种处罚。 刷脸一时快,问题却不少。 人脸识别技术开始在很多场景落地,相应的纷争也接踵而至。 2019年10月,杭州一位消费者因当地野生动物园要求消费者刷脸入园,将动物园告上法庭,被称为...
如今,扫码支付让消费更加方便,大家出门几乎可以不带现金。然而,却有一些不法分子对收款二维码动起了歪脑筋。 2019年12月20日上午9点左右,在四川巴中七星农贸市场做水产生意的温连华遇到了一件奇怪事,顾客付完钱后自己却迟迟收不到货款信息,后来一检查才发现,原来自己收款的二维码被人替换了,于是立刻向辖区派出所报案。 巴中市巴...
近日,据媒体报道,虽然12306网站已经宣称屏蔽了部分抢票软件,并推出官方候补功能,但市面上依然有60多个软件提供抢票服务。不过,不少用户反馈称“这届抢票软件不行”,即便用了加速包、买了VIP会员,还是抢不到票。相关专家表示,从原理上来说,抢票软件只是将用户手动购买车票的链路照搬,用机器来操作,利用企业带宽和机器速度来当“代购”...
中国消费者协会6日发布2020春节消费提示称,春节期间,正是各类商家促销爆棚的时候,消费者选择美容美发、健身、洗车、社会学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预付式消费方式时,应全面考察企业信誉和经营状况,重点关注其他消费者的点评,对卷款跑路问题频出的行业企业应当提高警惕。理性消费、按需充值,切勿盲从,勿轻信超低折扣宣传,以免遭遇无良商家...
春节临近,消费高峰期也来了。今年过年给家里人买点啥?怎么买?哪些陷阱要避开?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消费提示。 线上买年货应价比三家 不轻信低价诱惑 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一些线上平台也推出了促销活动。中消协提示,线上购物要到正规电商平台,合理行使“七日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购买商品做到货比三家,价比三家,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