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人社:多维度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07  |  来源:黄石日报  |  专栏:黄石动态

在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出一套有力的“组合拳”,从人才引入培育、技能人才体系构建到保障民生权益,多维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精准滴灌民营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

  2018年,我市启动实施了“新黄石人”计划,将其作为服务重点企业招工、深化我市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举措。此后历经数次迭代,从1.0迈向4.0,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雪花般纷纷落地,涵盖人才引进、职业培训、住房保障等各个领域。

  同时,黄石积极搭建产业用工联盟的“大舞台”,让人力资源在这里活力涌动、高效配置。不仅如此,奖励机制更是激发了人才的无限潜能,“新黄石人”在黄石安居乐业有了全方位的保障。

  如今,“新黄石人”计划成绩斐然,近25万人次怀揣梦想奔赴黄石,推动我市成为全省5个常住人口正增长城市之一。全市技能人才总量一路飙升至31.28万人,成为黄石“1133”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也让“新黄石人”计划成为黄石对外招才引智的“金招牌”,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一头系着企业兴衰。黄石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赛道上,对高校毕业生求贤若渴。黄石人社部门敏锐洞察,迅速启动“才聚荆楚·智汇黄石”工程,一系列贴心举措接连登场。

  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黄石人社部门火力全开,2024年发布2期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深挖政策岗位,拓宽市场渠道,收集大学生就业岗位3万余个,还募集了近2904个青年就业见习岗位。此外,各类促就业专项行动应接不暇,“春回校园”“才聚荆楚·百县进百校”等活动热闹非凡,校企对接更加紧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实习实训等“一条龙”服务。

  众多高校毕业生变身“新黄石人”,为民营企业带来创新活力,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电子信息行业作为黄石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对工匠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黄石人社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级号召,全力探索构建PCB产教评用工匠生态链,产业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鄂东技师学院(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携手广东工业大学合作成立黄石PCB(联合)产业学院,武汉都市圈光电子技工教育联盟也顺势成立。联盟开设订单班3个,组织电子信息企业职工技能培训1200余人,开展电子信息相关工种等级认定超过1000人,为培育工匠人才筑牢“根据地”。

  此外,黄石电子信息产业成功跻身全省首批工匠体系建设试点行列,鄂东技师学院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拿下700万元资金奖补。鄂东技师学院牵头成立的武汉都市圈光电子技工教育联盟成为省人社厅认定的9个区域性技工教育联盟之一,让黄石电子信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如虎添翼”,有力推动了产业的蓬勃发展。

  智能监管赋能“安薪”模式

  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黄石人社部门直面监管难题,全力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一体化智能监管。

  推进实现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完善项目链、劳动关系链、工资支付链“三链”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监管,实现234个项目、571个参建单位、25.8万人次、21.6亿元工资代发数据互联共管,推动形成平台欠薪预警信息全链条数字闭环管理的新型“安薪”模式。

  稳稳守护了农民工的“钱袋子”,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我市民营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用工环境,减少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黄石日报|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