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石金融监管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全面推进“信用湖北”建设的若干措施(2024版)的任务分解》(黄信用办(2024)1号)要求,积极督促、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全面推进“信用湖北”建设,全力支持黄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供应链信用管理。督导银行保险机构健全供应链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湖北供应链物流公共信用平台、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供应链信用记录、违法失信行为进行信息的披露和共享,建立供应链信用评价机制,做好供应链风险管控工作。一是优化供应链金融发展环境。全面掌握核心企业、重点项目、发展方向、制约瓶颈等信息,加快实施产业链链长制,鼓励引导核心企业使用供应链金融帮助解决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二是加强核心企业培育。加大上下游企业宣传力度,引导其主动与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等对接开展供应链金融,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逐步积累其信用数据。三是完善供应链金融体制机制。督促银行健全供应链整体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降低供应链金融产品风险。
二、推行信用替代“无证明”改革。大力推行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引导银行业机构通过“信用中国(湖北)”网站获取企业信用报告,作为无违法违规证明的贷款申请材料。
三、创新融资信用服务和产品。一是指导银行机构围绕企业需求进行“银税互动”产品创新升级,强化线上渠道功能建设,提升客户体验与服务效能。联合税务部门加大政策措施宣传,鼓励银行机构利用网点、网站、短视频等形式介绍产品,提高市场主体对“银税互动”认知度。截至10月末,全市“银税合作”贷款余额47.10亿元,比年初增加9.65亿元,增长25.89%,其中银税信用贷款余额28.77亿元,比年初增加5.72亿元,增长24.82%。 二是引导银行机构针对涉农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特点,在贷款利率、担保条件、贷款期限等方面制定差异化政策,开办“乡村振兴产业贷”等系列产品,为贷款对象提供优质信贷服务,撬动信贷资金投向乡村振兴领域,助力产业振兴、农民增收。截至10月末,全市信用类普惠型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41.18亿元,比年初增加2.41亿元,增长6.22%。
四、夯实信用制度体系。督导银行保险机构深入实施《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根据国家信用立法进程,制定加强企业信用管理、融资信用服务、分级分类评价等规章制度,夯实信用体系建设的规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