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2/12/07  |  来源:黄石日报  |  专栏:司法公信

     “农村普法作为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要之举。”6日,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解决普法受众有限、普法主体单一、普法动力不足、普法保障不到位等问题,近年来,黄石法院创新举措积极推进农村普法,让法治宣传打通“最后一公里”。

  “挎包法庭”嵌入式普法

  阳新县木港镇双泉村地处湖北、江西两省交界,地理位置偏远。日前,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对当地一起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案进行巡回审判。

  法官们扛着国徽翻山头、跨溪水、穿农田,将审判庭“搬”到双泉村,该村30余名村民、村干部旁听庭审。

  该案是一起农村地区较为典型的宅基地纠纷案。1995年,明某凤经阳新县人民政府批准,获得双泉村一块宅基地使用权。2002年12月26日,同村居民明某炳的哥哥明某辉未经明某凤批准,擅自在其宅基地上修建围墙和花坛,由此引发双方长达20年的争议和冲突。巡回审判中,法官前往争议发生地进行实地查看,围绕争议焦点组织双方充分举证质证,有条不紊地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使矛盾纠纷在第一现场得到解决,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促进一方”的良好效果。

  据介绍,全市法院在乡村设立巡回审判点90处,通过“共享法庭”“挎包法庭”等方式,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对矛盾较小的案件现场释法明理、就地调解。

  今年来,从宅基地纠纷、土地纠纷、彩礼纠纷、赡养抚养纠纷及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农村地区多发案件中,全市各级法院精心选取对农村群众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和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63次。

  “乡村夜校”覆盖式普法

  为确保法治宣传全覆盖,黄石各级法院联合当地司法所、派出所、调解组织、学校,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到乡村开展法治讲座。

  “活动开展中,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实时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成为乡村夜校的参与者、管理者;活动开展后,法院不定期随访,发现、总结、提升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据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各级法院积极邀请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老干部、乡贤等共同参与,共谋治理良方,共建调解阵地,共管信访办理,共评司法成效,形成大普法格局,并坚持“事前预评”“事中实评”“事后定评”,在活动开展前提前做好效果评估、计划方案,确保乡村夜校最大程度发挥普法效应。

  其中,阳新县人民法院以“村村响”村级有线广播网络为主要媒介,创办《听法治夜话》普法栏目,让法治宣传天天响、天天新。

  今年,全市各级法院累计开展乡村夜校93场次,普及群众2.5万人次。

  “法治分队”接单式普法

  近年来,全市各级法院成立了青年普法志愿服务队、巾帼普法志愿服务队、银发普法宣传队、民法典宣讲团等法治分队20余个。

  法治分队通过走访调查、座谈、大数据筛查等形式,分析了解农村群众的法治需求,变“讲什么听什么”为“听什么讲什么”模式。由村委会“按需点单”,法治分队精准“接单”,对普法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实现一站式“配送”,使普法宣传入脑入心,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据悉,今年,全市法治分队累计接单79次,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婚姻法、劳动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为农村群众零距离普及法律知识,巧解群众千千结。


黄石日报|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