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申请兑现”为企业减负增效
发布时间:2022/02/25  |  来源:黄石日报  |  专栏:黄石动态

 “医保费用‘无申请兑现’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仅医保小票一项,我们每个月要节约十几箱,更重要的是资金周转变快了,大幅减少企业资金成本。”24日,说起我市定点医药机构医保费用“无申请兑现”政策,市国药控股黄石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法人兼执行董事柯晖赞不绝口。

  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更高效率落实医保领域便民利企政策,市医保局实施了定点医药机构医保费用“无申请兑现”改革。如今,改革实施已有半年,效果显著。据统计,改革后,全年可为940家定点医药机构减少申报“跑腿”12000余次,减少申报材料300余万张,减少办结时间约15天,进一步增强了“两定”机构的获得感。

  主动作为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2021年7月,我市印发《黄石市推行“无申请兑现”改革工作方案(试行)》,明确要求市政府各部门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通过“减流程、压时限、快兑现”改革,着力解决政策落地难和企业、群众对政策“不知晓、不会用”等问题,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我市部分定点零售药店、个体诊所、民营医院基本属于“中小微企业”范畴,自有资金较少,抗风险能力弱,对资金周转要求高,对医保费用结算的及时性有较高要求,但原有的医保结算支付流程无法满足企业的这些要求。

  以市国药控股黄石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有一百多家零售药店,每个月每家零售药店的医保小票就有几十本,这些店分布在黄石城区、大冶、阳新等地,按照原来的结算支付流程,每个月该公司都要安排专人将各零售药店医保小票收集上来,多的时候高达上千本,仅收集工作就需要十几天,且耗费大量纸张,收齐后还要装订成册,制作汇总表等,再送到医保部门进行审核,医保结算支付到账往往要一个多月,对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很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为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市医保局对照我市“无申请兑现”改革工作方案,主动作为,积极谋划,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决定从结算门诊、药店医保费用入手,对结算支付流程进一步优化调整,推行定点医药机构医保费用“无申请兑现”。

  “三减三不减”提升服务水准

  2021年8月,市医疗保障局印发了《黄石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定点医药机构费用“无申请兑现”改革工作方案(试行)》,着力推行“无申请兑现”改革,全面推进“减材料、不减监管,减流程、不减服务,减时限、不减质效”工作,努力使企业和群众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

  “我们的三减三不减,是为企业减轻各项负担,但我们的监管、服务和质效不能减,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比以往做的事要更多,付出更多。”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门诊统筹科科长邓利宣介绍,每月月初,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收到各城区医保局报送的《定点医药机构审核扣减明细表》后,按照职责分工第一时间完成费用审核汇总及费用结算,每月第九个工作日前即完成对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基金支付工作,极大地简化了各定点医药机构费用审批程序,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办事成本,提高了资金时效。

  “现在,我们不用再跑腿申报,而且每个月10号之前,资金就会到账。”柯晖算了一笔账,以前,该公司一个月就需要使用上万张医保小票,加上其他的纸张等,这一块的成本每个月都在2000元左右。此前,公司还需要设专人处理申报事宜,人力成本每月费用在5000元左右。定点医药机构医保费用“无申请兑现”改革实施后,这些都不需要了,仅这一块每月就可节省近万元,而资金周转变快导致资金成本减少。

  “这项改革,极大改善了我们企业的营商环境,对促进企业发展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柯晖希望,这样的好政策,能够进一步扩大范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购药门诊刷卡费用结算已开展 “无申请兑现”改革,下一步,通过积累前期工作经验,市医保局将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其他项目费用结算“无申请兑现”改革工作。


黄石日报|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