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石教炼 通讯员 柯鹤松) 按照“洪水到哪里,医疗保障就到哪里;灾民到哪里,医疗保障就到哪里;抢险队伍到哪里,医疗保障就到哪里”的要求,我市迅速成立防汛抗旱救灾卫生应急处置专业队伍21支275人,其中市城区10支95人,大冶市 4支108人,阳新县7支72人。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1支医疗救援队伍将在群众临时安置点、救灾队伍和各类抢险救援人员聚集地设置临时医疗点,开展伤病员救治和巡回医疗等服务,重点强化淹溺伤、浸渍性皮炎、腹泻、呼吸道感染、肺水肿、电解质紊乱、机械性创伤和不明原因发热等洪涝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护理,负责防汛抗旱救灾易引发的霍乱、痢疾、伤寒、甲肝、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及时监测并分析灾情、伤情、疫情信息,制订防控策略,提出防控措施建议,指导开展灾后消杀等。
城区10支防汛抗旱救灾卫生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分工:医疗救援第一分队负责西塞山区区域(河口—一门段)医疗救治工作;医疗救援第二分队负责黄石港区(花湖—沈家营段)及江北农场区域医疗救治工作;医疗救援第三分队负责开发区区域医疗救治工作;医疗救援第四分队负责铁山区区域医疗救治工作;医疗救援第五分队负责下陆区区域医疗救治工作;医疗救援第六分队负责西塞山区区域(一门—上窑段)医疗救治工作;医疗救援第七分队负责团城山及黄石港区域(上窑—沈家营段)医疗救治工作;卫生防疫第一分队负责城区传染病疫情控制工作;卫生防疫第二分队负责城区卫生消杀和血吸虫防治工作;卫生监督分队负责城区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