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友江
出租车是城市文明的一张流动名片、一扇移动窗口。然而,出租车司机拒载、不打表、一口价、不主动出具发票,司机开车抽烟随意扔烟头、边开车边玩手机、打电话等不文明行为,都在给城市的文明形象减分。
出租车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是一座城市的流动窗口。外地人无论是办事或旅游观光,最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就是“打的”,可以省去问路、挤公交、自驾停车等烦恼。通过出租车,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城市文明程度。
然而,少数出租车司机却并不注重维护这个“窗口”,不打表、拼客、拒载、乱停车,致使乘客怨声载道,投诉连连,成为城市管理难题。虽然运管部门或多或少都有专项整治行动,但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与监管缺乏行之有效的实招有关。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城市运管部门应多组织“任性”出租车司机接受教育培训,让不规范经营者停止运营,接受培训学习。对于少数不自觉的出租车经营者而言,这种“损失不大”的整治手段,不会让他们“长记性”,仍然起不到根治出租车乱象的作用。因此,还需出台更加行之有效的实招,真正打到“七寸”上。
依笔者之见,要想根治出租车行业乱象,城市运管部门需要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可借鉴“诚信红黑榜” 制度,制订出明确的奖惩机制和退出制度,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经营,让屡教不改者彻底退出出租车行业。让具备资格的主体在经营权和营运权上能够自由准入和退出,实现客运市场的充分竞争。对乱象进行严惩,提高出租车司机的违规成本,减少违规冲动,让他们真正长“记性”。只有监管实招到位,出租车行业乱象方能得到有效打击和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