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士华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体现的是党委政府的关怀温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贯彻落实好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民政部门要重点做好“三篇文章”。
做好贯通结合文章,持之以恒加强学习宣传。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明确了黄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路线图”“任务书”。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在推进持续学、深入学、常态学之外,运用各类新闻媒体资源,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科学编制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结合起来,与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结合起来,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改革举措、创新成果和惠民政策。
做好聚焦主业文章,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了民政部门主要职责。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要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改革创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在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上下功夫。按照构建“一体两翼”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要求,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的主体作用、基层自治支撑作用和基层公共管理服务导向作用,完善社区协同共治体系、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健全社区居民议事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要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上下功夫。坚持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并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平台作用,大力培育公益性、专业化社会组织,大力实施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依法登记管理社会组织,做到服务内容透明、流程通畅、行为规范;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强化社会组织信用监管,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要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上下功夫。立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推进“三送一稳”,兜牢民生保障底线。要在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国家试点和特困供养机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三留守”人员和困境儿童服务保障,落实地名区划、慈善社工、婚姻登记、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等各项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做好组织保障文章,持之以恒推动工作落地。要建制度。准确把握民政在市域治理中的职责定位,加快健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党的建设等方面制度,构建民政治理制度体系。要提能力。提升组织保障能力,完善民政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法治建设能力,强化法治民政建设;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创新市社会福利中心管理服务,加强民政机构自身建设;提升队伍治理能力,加强对民政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干部履职本领。要优作风。要守初心,把职业做成惯常。保持对做好党的民政事业的崇高感和使命感,增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思想自觉;要磨匠心,把工作做到极致。践行“工匠精神”,锐意进取,争先创优,在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中当先锋、作表率;要有爱心,把服务做进心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心里,在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中书写“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良好形象。(作者单位: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