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贷”开辟中小企业融资绿色通道
发布时间:2021/01/28  |  来源:黄石日报  |  专栏:黄石动态

  □ 本报记者 汪磊 通讯员 王鑫

  “多亏了‘政采贷’,为我们小微企业提供了强力支持,黄石的服务真的很贴心!”27日,通过电话,武汉怡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办人代宽宽向记者点赞。

  该公司于去年11月底中标我市一处环境监测站建设项目,次月通过“政采贷”平台成功向中国建设银行融资130万元,保证了项目如期顺利推进,目前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即将试运行。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我市财政部门立足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研究推出“政采贷”,为中小企业融资增添新的绿色通道。

  “政采贷”是由财政部门和人行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搭建政府采购信息与金融信贷信息共享平台,将政府采购有关信息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征应收账款平台的金融信息对接,供应商凭借中标、成交通知书作信用担保,直接向融资银行提出融资申请,由融资银行直接发放贷款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

  “简言之,就是指企业可凭借政府采购相关合同获得银行贷款。”市财政局采购办主任昌彤介绍,每年市政府采购涉及近千家小微企业供应商,其融资需求约占年采购金额的30%左右。“政采贷”平台在充分考虑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贷款资金仅用于借款企业在政府采购履约过程中的正常流动性资金周转需要。

  规划先行,有据可循。2019年,市财政、人行、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三家单位联合印发《黄石市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实施意见》,夯实各方责任,保障当事人权益。当年8月,交通银行黄石分行为某公司办理的一笔30万元政府采购订单融资款项顺利到账,标志着湖北省首笔政府采购贷线上融资业务成功办理。

  “我们对传送至我行的中标数据客户逐户联系,对意向客户逐户拜访,面对面为客户讲产品、算成本。”交通银行黄石分行普惠金融部经理潘熙表示,通过政府采购信息与金融信息的对接,有效整合了各方的数据资源,目前该行已成功为4户小微客户发放线上政府采购贷融资款项253万元。

  “资金回笼困局是制约我们中小微企业发展甚至决定生死的重要问题。”鑫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马哲学感慨。

  该公司是我市一家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与创客教育的小微企业,去年10月中标湖北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建设项目,中标金额410余万元。

  马哲学说,由于公司有很多应收账款没有收回,中标以后资金周转不开,于是他申请了“政采贷”,结果线上数据录入过程中存在历史问题,最初申请时系统显示审核不过关,当时,他一筹莫展。

  先试先行就要善作善为。接到马哲学反映的问题后,市财政局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处理信息,光大银行黄石分行副行长蔡红霞带队到省行进行衔接,最终顺利发放了260万元低息贷款。去年12月中旬,公司就对贷款进行了结付,项目主体工程也在年底顺利完工。

  绿色通道解难题,疫后重振显身手。湖北楚讯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收到125万元的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后,公司资金流动性困难大大缓解,2020年6月较2019年6月同期效益增长4.5%,实现了逆势上扬。

  “今年,我们要重点关注融资需求、在线风险检测、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创新优化金融服务模式等环节,让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优质的服务。”1月6日,各相关单位在政银企联席会上开展月度商讨,共同研究推进“政采贷”。

  目前,我市已有8家银行开通“政采贷”业务,线上“政采贷”累计完成15笔2328万元,受惠企业已经扩展至各城区采购范畴,今年将实现大冶、阳新全覆盖。

  “从无到有再到现在成长为畅通融资的惠企名片,‘政采贷’还将不断优化升级。”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鲁友年表示,将继续坚持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不断优化财政营商环境,为政采信息流换资金流创造有利条件,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绿色新通道。


黄石日报|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