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黄石供水 润泽万户千家——市政协提升城区供水质量月度协商座谈会速记
发布时间:2019/07/01  |  来源:  |  专栏:黄石动态
来源:黄石日报   我有话说

 

优化黄石供水 润泽万户千家——市政协提升城区供水质量月度协商座谈会速记

优化黄石供水 润泽万户千家——市政协提升城区供水质量月度协商座谈会速记

优化黄石供水 润泽万户千家——市政协提升城区供水质量月度协商座谈会速记

优化黄石供水 润泽万户千家——市政协提升城区供水质量月度协商座谈会速记

优化黄石供水 润泽万户千家——市政协提升城区供水质量月度协商座谈会速记

优化黄石供水 润泽万户千家——市政协提升城区供水质量月度协商座谈会速记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徐洁/文 汪泽栋/摄)

供水问题是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群众的身体健康。3月31日,市政协召开今年首次月度协商座谈会,之所以选择将“提高城市供水质量”作为本年度首次月度协商主题,市政协经过了多层协商和反复思考。

“黄石供水能力虽好,但还是有提升空间,让供水质量‘好上加好’,居民才可以更安心。”市政协副主席黄曲波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也对生活饮用水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黄石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任务,必须大力加强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城市供水质量,提高城市品质。

市政协成立了提升城市供水质量专题调研组,调研组从3月初开始深入自来水公司、房产局及多个地区实地了解供水管网、供水运行和居民用水情况,在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们提出了加快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步伐等7条具有符合黄石实际的真知灼见。

供给侧改革:升级改造全面优化水质

黄石是我省最早连通自来水管道的城市之一,经过60多年的发展,自来水走进千家万户。在2016年12月出台的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里,指标数量为106项,而黄石城区四家自来水厂出水质全部指标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了100%。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从水厂输出自来水,到管道输送,自来水要经过重重“考验”。若想居民家中龙头水(末梢水)的水质更加接近出厂水水质,就要把各个关口的工作做到极致。

“需要进一步加大深度处理力度,增加深度处理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提升水质。”市政协委员卢小菊提出,利用深度处理改造老旧水厂,在常规水处理基础上加入新技术,净化水质以达到提高自来水质量。

管网是供水输送过程中的主要水环境,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市铸铁管和水泥管仍占三分之一,有必要对现有影响水质的城区的供水管材进行更新。市政协常委汪桂萍认为,加大管网改造力度,逐步淘汰铸铁管和水泥管。为保持管网清洁安全畅通,建议建立健全管网维护保养专业队伍,建立24小时应急处理机制。

座谈中,副市长吴之凌对黄石供水发展有信心:“黄石水资源丰富,社会资本投入足,多元共治的格局已打开。”

加强保障:狠抓水源地保护保障供水安全

目前,黄石已形成长江和王英水库的双水源供水格局,山清水秀的王英水库为黄石市提供应急备用水源。市政协常委张亚洲建议,加大水源地建设与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抓紧应急水源管网连通工作。

黄石二次供水起步早,2007年开始就在省内率先探索推行居民生活二次供水管理新模式,动员和鼓励开发企业采用无塔变频调速供水技术,在高层住宅小区建设二次供水系统。目前,城区有160余处高层楼房按照这种“专业化建设、一体化管理”模式。但在城区的高层楼房里,水塔、水池、水箱、泵房比比皆是,仍有600余处高层楼房(主要是老旧住宅小区)二次供水系统属于自建自管,无法进行统一监管和清理。市政协委员程超建议,市政府尽快出台《二次供水管理办法》,明确城市建设、卫生、规划、物价等部门以及物业服务企业和供水企业的管理责任和管理主体。其中,物价管理部门要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对不执行价格政策的乱收费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吴之凌表示,要狠抓水源地保护,切实保障供水安全;进一步理顺机制体制,加强地方立法研究,提升我市二次供水水平。

科学统筹:多元化供水提升城市品质

1995年末,当黄石第一座跨江大桥拔地而起时,上海锦华小区正在建设管道分质系统,这种水质达到欧共体标准、可直接饮用的自来水,被称为“直饮水”。

当前,黄石正处于城市空间高速扩张期,市政协委员邓琼建议,将城区管道饮用水纳入黄石全域城市化规划,让市民早日喝上直饮水,实现大城市的梦想。但直饮水市场只能针对公共场所和特定人群,如涉外宾馆和高档小区等,更多的是服务大众。可在运动场馆、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安放直饮水机,成为黄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市政协常委邓亚中建议,鉴于我市自来水厂制水工艺和城区管网复杂的实际状况,要加大抽取和检测力度,积极构建覆盖全市的饮用水快速检测和在线监测网络,设置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在线监测点,对饮用水水质进行24小时实时远程在线监测,确保全市用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的杂用水,称为“中水”。根据统计,市城区已建成磁湖、花湖、青山湖、团城山、黄金山、汪仁7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达到29.5万吨。但全市污水通过集中处理后全部排放,中水回收利用率基本为零。

“若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以及家庭坐便器冲洗等,是极好的节约用水。”市政协委员陈亮建议,由市城建委统一负责和协调我市中水回用工作,组织相关部门抓紧编制我市近期和中远期的中水资源专项规划、中水回用的技术规范和政策,使我市中水回用做到有法可依。引导用水单位积极利用中水资源,扩大中水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市政、绿化、环卫和工业用水等方面要率先推荐使用中水,通过制定多种灵活的激励措施,如可以通过允许减排的污染物指标进入排污权交易、扩大融资和提供补助金等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大力推广中水的应用。

吴之凌对委员的建议予以了回应。他说,要加强中水回用、优水优用,强化分级用水效果,提高节水率,减缓对自来水公司的压力。对于直饮水要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在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如环磁湖绿道、新建的奥体中心等地推行,提高老百姓的共享水平。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