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始终按照“以守信激励为主、失信惩戒为辅,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信用监管”的总体思路高位推进,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与新华社中国经济社联合,在湖北首创开展诚信示范企业综合评价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由中央党校、中国市场学会、中央财经大学等权威信用建设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一致认为:本次活动非常契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趋势,是对守信激励机制落地做出的一次积极探索,具有一定创新意义,值得肯定和推广。
一、健全制度体系,顶层设计规范化。2020年9月,市发改委、市委宣传部、市人民银行、市市场监管局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黄石市诚信示范企业综合评价评选办法》,按照企业报名、初评预审、部门联审、综合评价、专家评审、名单公示、发布授牌等程序环环相扣严密组织,确保了活动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首届诚信示范企业综合评价活动为湖北省内首创,黄石首次,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密切关注,网络投票三天时间内点击投票次数超过540万次。
二、创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标准化。着眼对企业进行全面准确多维度信用画像,综合运用企业参评申报提交数据、20个部门联审评价、多个信用信息平台信用记录等情况,形成了集行业信用监管信息、金融评价信息、公共信用信息、第三方信用信息为一体的黄石市诚信示范企业综合评价指标(1.0版)。评价指标以权威可靠的国家标准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搭建模型,能比较科学、客观、综合反映企业诚信全貌,提升诚信企业的公信力。
三、构建联动体系,活动组织系统化。由市发改委牵头发起,联合组织成立诚信示范企业评选委员会并为获评企业联合授牌颁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了“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被执行人”等一票否决项,按照初评预审筛查一批、部门联审淘汰一批、综合评价优选一批的方法,最终从自愿报名的483家企业中评选出80家诚信示范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35%,民营企业占比85%;列入行业“红名单”企业占比83%,充分彰显诚信示范企业的示范作用;建立诚信示范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对于出现严重失信问题的,及时撤销“诚信示范企业”资格,切实维护诚信示范企业的品牌形象。
四、建立应用体系,激励政策清单化。为进一步提高诚信示范企业的“含金量”、获得感和荣誉感,出台《黄石市诚信示范企业守信激励措施清单》,包括专项资金安排、减免或降低费率、融资服务定向支持、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及资源分配、招标投标等14个领域40条实实在在的优惠扶持措施。同时,引导诚信示范企业入驻全国“信易贷”、湖北省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平台、黄石市金融信息服务(东楚融通)平台,积极向各银行类金融机构推荐诚信优质“红名单”企业,切实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利用各大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全方位宣传诚信企业的典型事迹案例,积极营造诚信立业、诚信为荣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