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型网络犯罪,要警惕!
发布时间:2019/07/18  |  来源:信用中国  |  专栏:风险提示

当前,传统违法犯罪正加速向以电信、互联网等为媒介的非接触性犯罪转移,借助网络的新型犯罪日益增多。为进一步深化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继续组织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

近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国公安机关“净网2019”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以警示群众提防这些新型网络犯罪。

利用软件恶意抢占医院号源

2018年12月,北京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接群众报案,“京医通”挂号平台中北京部分知名医院号源一经放出即被“秒抢”,后台访问量激增,患者无法通过此渠道正常挂号。

北京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调查后,发现一个利用恶意软件绕过正常验证机制非法抢占号源的犯罪团伙。2019年1月10日,民警将高某等4名主要嫌疑人抓获。目前,4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北京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继续深挖扩线,4月15日在广东将非法制作、传播该恶意软件的某软件公司负责人李某某等4名嫌疑人抓获,并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依法予以刑事拘留。

特点:违法犯罪人员利用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非法制作恶意软件抢占各大医院专家号源,再高价倒卖牟取非法利益。

网约犯罪和网约自杀

今年2月24日,浙江嘉兴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发现,河北网民李某网上雇佣贵州网民赖某前往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预谋杀害一名男子。

廊坊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查明李某、赖某2人的活动轨迹,于2月25日凌晨在文安县将2人抓获。经审讯,赖某等人对预谋实施杀人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浙江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截至今年5月,共向全国推送网约犯罪线索215条,破获案件101起,刑拘犯罪嫌疑人271名;推送网约自杀线索88条,及时挽救自杀人员152名。

特点:此类案件均发端于网络,互不相识人员通过网上社交平台勾连,相约实施暴力刑事犯罪活动。网约犯罪人员呈年轻化趋势,多在网上联络交易、策划实施犯罪方案、细节,目标明确、作案迅速。

此外,网约自杀活动也逐渐增多。有自杀倾向的人员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相识,互相传递悲观厌世情绪,通过交流、互相安慰减轻死亡恐惧感和心理负担,逐渐坚定自杀念头,相约共赴特定地点集体自杀。其中,有极少数别有用心人员在网上诱导、鼓动心智不成熟、抑郁等人员集体自杀,严重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利用“第四方支付”平台洗钱

2018年5月,福建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工作发现,以肖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大肆利用“第四方支付”平台帮助境外赌博网站进行“洗钱”活动。经侦查,为肖某团伙提供非法资金结算通道的系北京某科技公司。该公司无正规注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牌照,利用肖某提供的“四件套”(银行卡、手机卡、身份证、密码器)等信息批量注册支付宝、财付通等账号,搭建多个非法支付平台,帮助肖某团伙大肆进行“洗钱”违法犯罪活动,并从中抽取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五的佣金。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专案组抓获公司股东倪某等主要嫌疑人42名,冻结涉案资金580余万元。

特点:“第四方支付”平台又称聚合支付,聚合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银行及其他服务商等接口,非法对外提供综合支付结算业务,系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团伙套取、漂白非法资金的“绿色通道”,社会危害大。


信用中国|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