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举行第五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并发布《2021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美容消费成投诉热点,存在6大乱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迷恋”上美容。但据了解,不少美容机构存有无证经营、漫天要价、游击走穴等现象,引发的医美纠纷一直居高不下。一些消费者在“黑医美”机构做手术,一旦手术失败,不但花了钱,而且还毁了容。同时,由于拿不出证据和医疗凭证,也给后续调解工作带来难处,维权困难重重。
治理美容消费乱象需打“组合拳”。首先,要加大监管力度。卫生、工商、消协等部门要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把对医疗美容机构的检查作为一种常规工作,经常性开展检查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要严格把好审批关、准入关,绝不让“黑医美”机构混入其中,坑害消费者。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黑医美”乱象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采取“高额罚单”“黑名单”“从业禁止”等严惩重罚机制,让其为自己的无良行为付出代价,倒逼其遵规守法,切实履行行业契约。其三,要规范收费管理。物价部门要对那些肆意乱收费、恶意抬高价格的“黑医美”机构给予坚决查处,该罚款的罚款,该取缔的取缔,绝不姑息、纵容,听之任之。
同时,消费者也应积极维权。一旦遭遇“美容”医疗纠纷,消费者要大胆地向卫生、消协等部门如实反映,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切莫“做哑巴”,从而助长“黑医美”机构的嚣张气焰。
只要监管到位,从严执法,规范管理,积极维权,形成治理合力,那么就一定能有效整治美容消费乱象,规范美容行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