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投标】以“三个全覆盖”为抓手 加强招投标领域全过程信用监管
发布时间:2019/07/01  |  来源:  |  专栏:信易+公共资源交易

黄石市公共资源交易以“三个全覆盖”为抓手,努力发挥招标投标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作用,全面推进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从重视行为监管向强化信用管理的转变,招标投标市场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一)信用信息归集记录全覆盖。信用记录全留痕、全公开。纵向汇集市县两级招标投标交易产生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信息,横向对接市信用信息平台,获取各行业的市场管理、行政管理等违法违规行为记录信息。2015年-2017年11月,全市在“湖北省公共资源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平台”及各级信用网站发布违法违规行为记录、行政处罚信息共96条。信用档案全存储、全公开。依据《黄石市社会信用信息目录》,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平台,不断加强招标投标市场主体信用档案数据库建设,实现电子化存储。截止10月底,有 370家招标人,140 家招标代理机构, 3640家投标人,800 名评标专家入库。对进入黄石公共资源招标投标诚信库的近5000家企业信用信息一律在外网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二)信用承诺全覆盖。在全市招投标全流程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实行事前签署信用承诺、事中核查信用承诺、事后监督信用承诺,对进入黄石市公共资源招投标诚信库的企业,要求入库时须上传《信用承诺书》,并一律在外网公开发布,一次承诺,全市有效。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企业如有虚假承诺,按招标文件中有关信用承诺规定,取消中标资格或者不授予合同,并接受监管部门的调查处理。截止2017年10月底,有128家招标人、1260家投标人、67家招标代理机构、200人评标专家的招标投标信用承诺书入库。总量占全湖北省的三分之一。

(三)信用信息应用全覆盖。严把标前应用关。在全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首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文件负面清单》,把好招标文件编制关明确13条禁止设置的条款,以负面清单的监管方式,防止招标文件“量身定制”。把好招标文件备案关,严格核查招标文件中是否载明了失信被执行人查询、行贿犯罪记录查询、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失信等信用约束处理方法和评标标准,确保信用信息应用在招标第一关就落到实处。严把标中应用关。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制度的通知》,实行失信被执行人“一标一查询”制度。在评标环节,通过“信用中国”查询出有 5家投标人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当场取消投标资格;制定下发《关于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中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失信用人单位实施惩戒的通知》,这是全国范围内,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惩戒力度最大的一项制度。该制度明确要求:施工企业一旦列入失信黑名单,当场取消投标资格。对3年内发生拖欠工资案件的施工企业视其情节严重程度,在评审时按不低于总分值得5%予以扣分。实行守信激励机制。对4家获省级优质工程、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在评标中给予加分。严把标后应用关。针对失信用成本低的问题,出台《黄石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和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对施工、监理企业和招标代理机构进行分级分类信用评价,实行差别化管理。针对弄虚作假的问题,电子招投标系统配套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所有入库信息统一集中公示,让使用假业绩、假证件等虚假信息参与投标者无机可乘。针对围标串标隐蔽难查的问题,电子招投标系统通过标书特征识别、标书相似度雷同性分析等技术进行信息自动识别,防治围标、串标行为。针对招投标联动监管不强的问题,《黄石市招标投标违法案件联动管理办法》,落实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法衔接”,今年以来,我局向市公安部门移交涉嫌串通投标案件线索2起。

|2019/07/01